標籤舊文: 學習

念舊

前一篇寫到小學母校,我也順道查了一下中學的情況。

中學只讀了四年就移民,沒有完成整個中學生涯還真是有點遺憾。翻查校友會記載的畢業生資料,見到某年的畢業記錄上有幾個熟識的名字,心中一陣安慰,但同時也沒有看到某些好友的名字,也一陣失落。他們到哪裡去呢?轉校?還是同樣移民海外?

念舊,總是百般滋味在心頭。

英文欠佳

澳指留學港生 四成英文欠佳

浸過「鹹水」的海外留學生,英文亦未必佳?澳洲一項研究發現,於當地留學的外地學生,畢業後英文水平仍然差劣,甚至大多數不符合於當地工作的英語要求。澳洲香港學生之中,高達四成英語能力欠佳,水平於15個地區中排名第10,遠低於印度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地留學生。

別說是澳洲,就連美國,也有很多學生的英文不知所謂。

尤其在紐約/加州這些華人聚居的大城市,華人社區發達,如果居住在這些地區內,平日運用英語機會根本就少之又少。如果存心要逃避學習英語的話,其實一點也不困難。當然,這也多得政府的「貼心政策」,大力地推廣多元化社區,又處處提供翻譯協助,結果變相令更多人懶得去學好英語。

在英語為主的地方卻不肯去學好英語,其實只不過是自討苦吃。萬一因為語言不通而理虧了,怨誰?

不是單靠成績

記過398次被踢走 高材生入稟抗議

英國一名 16歲男童 3年內在學校被記過 398次,被趕出校,但其父親不服入稟法庭反對,指其子在英國中學會考( GCSE)考獲 4A3B的佳績,足證是個好學生。

難委你的兒子考試有4A3B2C,你身為爸爸卻這麼笨!人家趕你的兒子出校,不是因為他的成績好,而是因為他在校內的操守有問題。如果操守有問題,即使再聰明再醒再讀得書多,也是無補於事。

「好學生」,不是單靠一個人的成績去衡量的。

另外一種想學的東西

Wendy’s 和New York Zoo合作宣傳,在餐盤紙上推銷著「免費小孩入場」的優惠。

由於餐盤上堆滿食物,所以初初沒看到他們的宣傳句語,於是我想,如果我是做marketing的話,我會用:「Take your kids to see our kids」(因為春天有很多動物初生兒)

然後我把食物移開,看見他們寫:「Bring Yours to See Ours」

作/編曲、寫作、編劇後,廣告宣傳也是我另外一種想學的東西。

讀課程

看到報章專欄作家寫香港公開大學有編劇課程讀,忽然有點心動。聽說在香港做編劇是很辛苦,薪金低,地位低,不過好像有很多發展機會。

除了「編劇」課程,不知公開大學是否設有「小說寫作」這種課程讀,有的話我也很有興趣。

「編曲」不知有沒有,好像很好玩;「導遊」也好像蠻有趣。

不過最重要,還是他們容許身居海外的我讀書,否則萬事皆空。